讯(记者张建林)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,2024年1月至6月,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2146起。初步统计,今年入汛以来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253起,有效避免2443人可能因灾伤亡。
我国地质灾害数量多、分布广、危害严重,具有隐蔽性、复杂性、突发性、时空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性强等特点。受极端天气事件增多、地震频发、人类工程活动加剧等不利影响,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。
数据表明,我国已查明27万余处地质灾害隐患,建立了26万余名基层群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体系。,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发生一起滑坡灾害,造成5户村民房屋倒塌,10户民房受损。群防员依靠自身经验,在巡查中发现后山坡体有零星落石,局部出现裂缝,立即报告镇政府组织转移,15户35人成功避险。群测群防仍然是目前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。
在持续加强科技创新与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推广后,由“人防”为主,开始向“人防+技防”转变。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(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)地灾技术方法室主任张鸣之介绍,地质灾害一般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,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有三大类型:滑坡、崩塌和泥石流。
“具体到监测预警方面,我们目前在研发一代自动化监测设备,重点是面向滑坡开展监测。我们会重点监测两个方向,一个是它的诱发因素,大多数可能是降雨诱发的,所以我们会监测它的降雨量、土壤含水率。此外,最主要的还是滑坡体本身的形变,我们会依托北斗高精度位移形变监测系统,来监测其整体滑坡的形变情况。”张鸣之说。
截至今年7月底,自然资源部累计成功预警预报灾情险情约640起,及时组织10139人撤离,有效避免2869人可能伤亡,“人防+技防”模式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长期以来,我国地质灾害防治以“看住”已知隐患点为主,但统计发现大量新增地质灾害点发生在圈定的风险区内。依据我国历史地质灾害发生规律,虽然风险区内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已知隐患点发灾可能性低,但在极端强降雨等气象条件下发灾可能性逐年攀升,相比隐患点较为成熟的各项防灾制度和措施,对风险区的防范尚较为薄弱,亟须加强对风险区的管控,要既能管住“隐患点”,又能管住“风险区”。
对此,《全国地质灾害防治“十四五”规划》(2022年)中明确要求,“在地质灾害防治重点省份全面推行‘隐患点+风险区’双控,探索形成风险管控制度、责任体系和技术方法”。
据介绍,截至2023年底,山西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、陕西、宁夏、新疆等多个省(区、市)百余个县(市、区)已部署开展了地质灾害风险双控试点,建立了风险双控责任体系,落实巡查员17700人。
此外,记者获悉,多年来,我国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取得了积极的防灾减灾成效,近年来因灾造成死亡失踪人数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。
数据显示,2019年至2023年配资实盘网,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28118起,造成634人死亡失踪,直接经济损失约136.8亿元。与上一个五年(2014年至2018年)相比,地质灾害发生数量、造成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减少28.5%、59.3%和15.2%。2019年至2023年,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4366起,涉及可能伤亡人员147417人,避免直接经济损失51.8亿元。